邹韬奋先生云:“事业愈大则困难愈甚,抵抗困难的时期也随之俱长,有的尽我们的一生尚不能目见其成者,我们若能尽其中一段的功夫,替后人开辟一条道路,或长或短,即是贡献。有所成功以备后人参考,固是贡献;即因尝试而失败,使后人有所借镜,亦是贡献,所以能向前努力者,无论成败,都是贡献。”——王林祥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漫漫黄沙给无际的草原带来几分荒凉。在这块闭塞、贫瘠的土地上顽强生息的阿尔巴斯白山羊却倍受世人青睐。山羊绒,这种在国际市场上比纯银还昂贵的动物纤维,在鄂尔多斯的产量高达全世界的1/6。国际市场上成品羊绒的价格是每克0.25美元,有着“纤维宝石”之称;鄂尔多斯虽然盛产优质山羊绒,但十几年前,憨厚的鄂尔多斯人,却将原绒以每公斤几元的价格出售,鄂尔多斯人得到的仍然是贫穷。
今天,矗立在鄂尔多斯草原上的内蒙古鄂尔多斯集团总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以加工山羊绒为主的企业之一;其所属的伊克昭盟羊绒衫厂,已是世界上著名的无毛绒和羊绒衫加工企业,其生产的CKF牌无毛绒被外商称为“中国一号无毛绒”,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从鄂尔多斯输出的羊绒被赋予了其本来价值,也开始以克论价,成为国内外市场的抢手货。
王林祥,一个在草原上成长起来的硬汉,正是在这一巨变中为人所熟悉、赞叹,为国际羊毛纺织界同行所瞩目。内蒙鄂尔多斯集团公司总经理、伊克昭盟羊绒衫厂厂长、海南东联开司米有限公司董事长、内蒙古KVSS羊绒企业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深圳东奇开司米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大连三叶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这些职务从某种意义上表明了这位中年企业家的非凡成就和杰出贡献。
荒谬的胎记
从王林祥的年龄和鄂尔多斯集团公司的辉煌看,许多人以为王林祥一定是踏着坦途,平步青云成长起来的,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由于“出身不好”,少年的王林祥即开始承担一份本不该由他承担的历史责任,被归入“黑五类”之列,中学毕业后,成绩优良的他曾有过11次参加招工而未被录用的遭遇。1971年,由于他工作吃苦耐劳又勤于学习,被伊克昭盟绒毛厂正式录用为工人。不久,一向富有独到见解的他,由于道出了一句“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灾难”而锒铛入狱。狱中4年,他阅读了大量书籍,同时进一步磨炼了他那粗旷、顽强的性格。他常说:“我在事业上取得的初步成功,如果找内因,恐怕要归结于我坎坷的经历和不服输的性格。”
悉心创业 尽展才华
1980年是王林祥命运和事业出现重大转折的时期,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他,真正迎来了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机遇。
当时,为彻底改变鄂尔多斯地区只能输出原绒的局面,自治区政府决定从日本引进一套现代化羊绒加工设备,在东胜市建立一座大型的现代化羊绒衫厂,即伊克昭盟羊绒衫厂。踌躇满志的王林祥,年仅29岁便挑起了安装副总指挥的重担。尽管当时他对现代化设备还很陌生,但他却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多年积累的经验,调兵遣将,指挥若定,使整个安装工程如期顺利完成。
初露锋芒,王林祥在组织管理才能得到了领导和职工们的一致公认和好评。1981年10月,工厂投产前夕,他被任命为副厂长。工厂投产仅一年便收回了3000万元投资,并净赚100多万元,主要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83年底,年仅32岁的王林祥怀着要与国际同行一争高下的雄心壮志,走上了伊克昭盟羊绒衫厂厂长的岗位。
早在工厂即将投产之时,王林祥就以一个现代企业家特有的敏锐眼光,预见到日商可能在零配件进口方面设置高价关卡。因此,他力主投入大笔资金,组织精兵强将实现零配件的国产化。此举经后来的实践证明不失为有远见的明智之举。自产零配件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工厂用于购买进口零配件的款额逐年下降,从投产初期1982年的63万美元降至1985年的9.8万美元,为企业节省了一笔可观的外汇。
王林祥认为,现代化的设备只有在现代化的管理机制下才能发挥出现代化的效益。为此,他着力强化工厂的软件环境,对工资制度、干部制度和用工制度等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他在全厂实行了“全浮动效益工资制”,取消了多年一贯的8级工资制,从根本上摆脱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极大地激发了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接着,王林祥又在厂内干部任用制度上大做文章,取消了干部和工人间的界限,废除了干部终身制,实行目标考核和优胜劣汰。用王林祥的话说,这叫做变“相马”为“赛马”,变“铁交椅”为“点将台”。与此同时,他还主持实行了合同工、见习工制度,规定工人入厂必须经过见习期,期满考评合格方能录用。这样工人一入厂就投入到一种竞争奋进的氛围之中,对提高职工素质和焕发企业精神面貌发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负重爬坡 一往无前
科学的管理方法,优异的产品质量,使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站稳了脚跟。在谈到企业发展历程时,王林祥总是说:“伊盟羊绒衫厂是负重爬坡,跌倒了轱辘着往前爬!”
一个“爬”字,包含了他多少艰辛,多少忍辱?自他上任以来,伊盟羊绒衫厂历经了无数次的磨难。先是全国性争购原绒的“羊绒大战”使企业面临全面的原料短缺;继而企业两级法人对该厂的控制使企业无自主权可谈;再有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对工厂改革的恶意中伤……。然而,王林祥没有退缩,“羊绒大战”中工厂也没有被挤垮;王林祥争回了企业自主权;恶意中伤引来的审查、调查不仅没有把王林祥赶下台,却使他得到了全国经济改革人才银杯奖,内蒙优秀企业家、为边陲优秀儿女挂奖章活动银质奖等诸多荣誉。
在1989年的政治风波中,国际间的合作受到了影响。此间,王林祥作为一个企业的掌舵人,并没有消沉、徘徊,而是看准方向、凭着多年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信誉,向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提出预付全部订货款项的要求。
也许在某些人看来,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一则国际惯例没有预付全部订货款的先例;二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正处于紧张状态。但是,事情却恰恰是让人难以想象的,经过王林祥紧张而巧妙的谈判,日方终于将10.8亿日元预付金如期汇来了。这笔预付款真何谓雪中送炭,在关键时刻解救了整个羊绒衫厂。
日方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常务董事高桥说:“把这么多预付货款象这样一下子拨给生产厂,是我们公司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草原深处的全球经营意识
就贡献而言,伊盟羊绒衫厂的决策人是问心无愧的。1987-1989年,工厂实现产值近2亿元,实现利税近1.4亿元,创汇7500万美元,产品两次获国家金质奖,其年利税是伊盟年财政帐入的50%以上,已成为鄂尔多斯人的经济支柱。
而王林祥却远不以此为满足。他认为: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如果没有全球经营意识,仅仅局限于封闭式的生产就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
为了在生产规模上与国外公司抗衡,王林祥顶着压力,毅然在伊盟羊绒衫厂建设了第2条30万件羊绒衫生产线。1988年,该厂已超过了全世界最大的开司米加工企业——英国道森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司米加工企业之一。1992年,企业销售收入已达21800万元。
为了提高国内羊绒加工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王林祥联合全国76家羊绒产地及加工企业,成立了内蒙古KVSS羊绒集团,并将伊盟羊绒厂在原有基础上发展成为内蒙东胜羊绒实业发展总公司。
王林祥作为内蒙古东胜羊绒实业发展总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以伊克昭盟羊绒衫厂为中心,展开了多角化经营。总公司下属除伊盟羊绒衫厂外,还有无线电厂、原料分公司、原料油厂、服务公司及合资陶资厂。此外,还在北京、大连、海南、深圳建立了加工开司米的合资公司。
为稳定原绒质量和货源,王林祥还在盟内建立了5万亩高产白绒种山羊基地,充分发挥了当地的地区优势。
1993年9月,不断扩大规模和业务范围的东胜羊绒实业发展总公司,更名为内蒙古鄂尔多斯集团公司,伊克昭盟羊绒衫厂亦更名为鄂尔多斯羊绒衫厂。在王林祥全球意识的引导下,目前该集团公司的羊绒产品已出口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自治区创汇大户,使鄂尔多斯出产的“纤维宝石”在国际市场上放出了夺目光彩。